十月衛生防病提示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氣溫漸涼,國慶佳節也如期而至。安徽疾控在此提醒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國慶假期期間,要重點做好新冠肺炎的預防,除此之外還需注意預防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等。
01
新冠肺炎
國慶假期,人員流動增加,來返(皖)人員增多,廣大居民朋友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
1.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區及疫情發生地。倡導就地過節,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區或有感染者報告的地區,如確需外出,出行前應密切關注目的地疫情動態及當地防控政策,做好個人防護,返回居住地前及時主動向所在地社區(村)、單位報告。
2.注意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常通風;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間密閉、通風較差的公共場所活動。
3.減少聚餐。國慶假期期間盡量減少聚餐活動,聚餐時注意控制人數,縮短就餐時長,外出就餐時注意使用公筷、分餐食用。
4.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就醫過程中需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0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俗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播迅速等特點。流感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秋季天氣冷暖多變,晝夜溫差大,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
1.注意手衛生。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腔,以防細菌侵入;及時認真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觸公共物品后。
2.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人員。盡量少去人員密集、密閉的公共場所;照顧和接觸發熱的家人、朋友時,應佩戴口罩。
3.保持科學飲食和適當運動。每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
4.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03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病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主要是通過攝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所產生的氣溶膠,以及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大約12-48小時,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和惡心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兒童更易出現嘔吐癥狀。
1.保持手衛生。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諾如病毒傳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應用洗手液和流動水至少沖洗雙手20秒。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不能代替流水洗手。
2.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在外就餐盡量不吃涼拌和生的水產品等食物,蔬菜瓜果和餐具要用清水徹底洗凈,貝類等海產品要徹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3.發現病例及時處理。學校等集體單位一旦有學生出現嘔吐、腹瀉時,授課老師應立即疏散周圍學生,并向校醫匯報,配合校醫規范處理嘔吐物,同時將發病學生單獨隔離,通知家長帶其就醫或回家休息?;颊邞菹⒅涟Y狀完全消失后3天方可復課。
4.做好消毒。對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及其污染的環境和物品要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在清理時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
0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兒童感染性疾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患者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瓶等傳播和飛沫傳播,5歲以下兒童最易感染。一般癥狀較輕,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隨后會出現皰疹,主要集中在手、腳和口腔周圍。在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注意手衛生,尤其在觸摸口鼻前、進食或處理食物前應用清水、洗手液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隨后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2.注意環境衛生。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避免繼發感染;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孩子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奶瓶、水杯、玩具、家具等,清潔后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
3.減少與患病兒童接觸。盡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盡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4.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診。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出疹等癥狀,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進行規范化治療。
05
恙蟲病
恙蟲病是一種通過恙螨幼蟲叮咬傳播給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傳染源為鼠類。恙蟲多生長于池塘、水田、草叢等潮濕陰暗地區,尤其在雨后1周內繁殖最為活躍。恙蟲病的首發癥狀是高熱,因此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忽視或延誤治療,導致病重死亡。
1.盡早識別,盡早就醫。居民如果在野外活動后,出現不明原因高燒,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蟲病,應認真檢查身上是否有恙螨叮咬后的焦痂,并及早就醫。
2.戶外活動時注意防護。不要在草地上坐臥;野外玩耍、勞作時,最好穿上長衣長褲,束緊袖領及褲腳口,并在袖口、領口、皮膚外露部位涂擦驅蟲藥水;野外作業后,要及時拍打、更換衣物,并將衣物單獨放置、清洗,及時洗澡。
3.做好急救處理。一旦被咬,可以用大量清水加肥皂把毒液沖掉,再用一塊冰涼的敷布敷在傷口處,并及時前往醫院。
06
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經鼠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傷為主要特征,春季和秋冬季是發病高峰。
1.防鼠滅鼠。在可能存在老鼠的地方安放粘鼠板、捕鼠夾、鼠籠或投放毒鼠餌,家庭滅鼠首選粘鼠板;將糧食、食物保存在有密封蓋的厚塑料、玻璃或金屬容器內;及時清洗餐具和炊具,并清理生活垃圾;經常檢查房間內可能存在的孔隙,密封所有可能成為鼠類出入口的孔隙。
2.做好個人防護。進行清除鼠糞等活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手套、口罩;在野外或田間活動時盡量穿長袖長褲,不要直接用手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不坐臥草地或草堆,勞動時注意保護皮膚,防止破傷或恙螨叮咬。
3.加強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是個人預防病毒性出血熱的最有效的辦法。從事野外探險、旅游、耕種等活動或較長期野外戶外工作的人群可提前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防止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