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臺農機將投入“三秋”大忙

發布日期:2022-09-30 09:06 信息來源:蚌埠新聞網 瀏覽量: 【字體:  

秋分已過,木葉漸黃,天氣微涼,秋糧陸續成熟。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我市部分玉米等秋糧作物已經開始收割,目前玉米已收獲7萬畝左右,預計大規模的收割將在十月上旬展開。今年全市“三秋”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20萬臺套,加大大馬力、高性能、復式及智能化農機推廣應用,力爭玉米、水稻、大豆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2.5%、96.3%、85%,小麥機耕、機播水平達到97%以上,完成農機深松深翻作業面積45萬畝。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秋收秋種是實現今年糧食豐產豐收、保障明年夏糧產量、奪取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主動權的關鍵一仗。各縣(區)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組織好“三秋”農機化生產作為重要任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奪取今年糧食豐收的特殊重要性,做好秋收工作,落實秋種面積,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在遭遇持續高溫晴熱少雨天氣后,秋糧能否奪取豐收,備受關注?!扒锛Z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具備穩產高產的苗情基礎?!笔修r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負責人表示,據農業農村部門統計,全市完成夏播面積483萬畝,其中夏玉米播種面積209萬畝,水稻188萬畝,大豆37萬畝,高粱種植面積16萬畝,其他夏播作物33萬畝。秋糧品種較多,成熟期不盡相同,收獲期長,但玉米和水稻仍然是主要的秋糧品種。

再過一段時間,秋糧就將陸續大面積收獲。我市已強化機具調度,部署制定相關方案和預案,引導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服務主體創新經營模式,積極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推行聯耕聯種、托管式、訂單式、幫扶式、“一條龍”等多種服務模式,做好玉米、水稻、大豆等在地作物收獲工作,準備充足機械,加大玉米籽粒直收等適用技術示范推廣力度,擴大機收面積。

市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負責人馮開瑞說,今年奪取秋糧豐收來之不易,必須樹牢減損就是增收的理念。我市將加強作業質量標準宣傳和技術培訓指導,推進秋糧機收減損工作,努力實現顆粒歸倉。三縣和淮上區水稻產區和玉米產區都將適時舉辦機收減損現場會或觀摩會,農機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努力營造機收減損氛圍。同時,發揮糧食烘干中心作用,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烘儲技術,及時對含水量過高的糧食早烘、快烘,努力減少糧食霉變損失。

市農業技術中心專家提醒,適時晚收是提高玉米籽粒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在不影響下茬小麥正常播種的前提下推遲收獲時間,可提高玉米產量。完全成熟標志是灌漿線消失,籽粒根部黑色層形成。植株外部表現為果穗苞葉變干、蓬松,呈白色。還要做好秋收秋種準備工作,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秸稈還田技術。玉米收獲后,秸稈及時粉碎翻壓還田,還田過程中注意控制秸稈粉碎長度,并做到深耕深翻,有利于后茬小麥的播種和生長,秸稈粉碎長度不要超過5cm,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為宜。(融媒體記者 楊露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